靓嘟嘟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内新闻

九龙坡区政府(从困难中突破 在机遇中创新 九龙坡今年在“变”的目标中开创新局面)

2024年05月09日 靓嘟嘟 浏览量:

过去的一年,九龙坡区在“践行战略,抢占先机”、“应对冲击,稳局稳盘”、“攻坚破局,开启新路”、“城市蝶变,内秀外靓”、“涵养生态,筑美九龙”、“鏖战疫情,共克时艰”这六个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从困难中突破 在机遇中创新 九龙坡今年在“变”的目标中开创新局面

2月8日上午,重庆市九龙坡区第十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开幕

今天上午,九龙坡区人民政府区长李顺在九龙坡区第十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将致力推进九龙坡大区变强区、老区变新区、名区变美区,奋力开创全面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区的新局面,2023年九龙坡区将迈进新的征程。

从困难中突破 在机遇中创新 九龙坡今年在“变”的目标中开创新局面

九龙坡区区长李顺作政府工作报告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建议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为:经济实力上水平,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以上,增速和人均GDP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0%以上,综合财力高于经济总量增长3.5个百分点以上;科教实力上水平,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增长11%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企业增量、总量均位居全市前列;城市综合实力上水平,城乡区域发展更加协调,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94%以上;生态文明建设上水平,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13天以上,长江干流及次级河流水质达标,“碳达峰碳中和”实现阶段性目标,单位GDP能耗下降3%;社会治理上水平,共建共享共治社会治理格局持续优化,平安建设迈向更高水平,群众安全感达98.8%以上;人民生活上水平,收入增长快于经济增长,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为实现上述目标任务,九龙坡区今年将从九个方面发力。

从困难中突破 在机遇中创新 九龙坡今年在“变”的目标中开创新局面

与会代表

统筹“四轮驱动”和内外联动

聚力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九龙坡区将准确把握川渝全域联动新机遇,以“成渝氢走廊”等重大产业合作项目、工业互联网等产业链协同平台、“川渝通办”等关键性事项为切入点,扩展合作范围,提高合作实效,加快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要合作承载地、重点发展引领地。着力在重庆都市圈打造城市高端承载地、展示地,着力在“一区两群”协调发展中打头阵、当先锋。以“五个见行动”推动“四轮驱动”战略快进提级,更好成为区域协调发展的生动实践。

统筹改造升级和新兴培育

聚力打造现代产业体系

聚焦“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行业专项行动,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未来产业前瞻布局。

打造先进制造业升级版。加快传统支柱产业转型提升。加快推动材料产业向高端化轻量化方向转型、汽摩产业向智能网联新能源方向突破、氢能产业向集群化方向发展,推动战略性新兴制造业占比提升至50%,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0%,规上工业总产值力争突破1600亿元。大力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

深度融入全市“2+6+X”先进制造业产业集聚提升培育行动,聚力建设新能源、融合创新等千亿级产业集群和智能装备、生物医药等特色产业集群,积极布局人工智能、绿色低碳等未来产业集群。

统筹投资拉动和引资驱动

聚力支撑经济加快增长

把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全力以赴扩投资、优招商,助力跑出经济恢复提振“加速度”。

扎实推动“抓项目稳投资”专项行动,滚动实施轨道交通中梁山大修基地等十大基础设施项目、招商1872等十大房地产项目、吉利新能源汽车高端定制等十大工业项目、山城设计中心等十大服务业项目。推动优质创投资源向实体经济倾斜,向应用创新和技改提升靠拢,向高铁临港经济区前沿阵地聚集,力争工业投资、工业技改分别增长12%、15%,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12%,房地产开发投资达280亿元以上。

持续深化“五问两算”和十大运行机制,高效运转“1+4+21+N”大招商体系,掀起新一轮全员全域大招商热潮。紧扣新材料、新能源、新金融、数字经济等主导产业开展以链招商、存量招商,聚焦生物医药、金融证券、半导体、机器人等重点领域开展定向招商、突破招商,推动世界500强、独角兽企业等重大项目落地落户,新招引2—3家银行等金融机构。全年正式合同额不低于1500亿元,资金到位额不低于230亿元。

统筹创新创效和科技赋能

聚力增强区域发展动能

聚焦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承接西部(重庆)科学城溢出效应,打造科技创新新高地。

建设优质创新平台。深入推进“两园两带”科创功能提升工程,支持中铝高端、博世—庆铃等“链主”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加快推动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市级以上创新平台数量突破400个。

培育优质创新主体。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倍增计划,力争高新技术企业突破650家、科技型企业突破3600家。

营造优质创新生态。积极争取国家和市级重大科技项目落地,着力培育引进一批战略科技人才和科技创新创业领军人才,促进知识价值信用贷款扩面放量,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

统筹城市提升和乡村振兴

聚力构建一体发展格局

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加快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努力实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乡村让人们更向往。

实施城市更新。优化完善顶层设计。加快完成九龙坡区城市更新片区策划,集成土地、规划、金融、财税等政策体系,以民主村等5个市级城市更新项目示范带动石杨路沿线等主干道老旧小区改造,改造面积200万平方米以上。

创新推广共建模式。构建政府、企业、居民三方合作共建、权责共担、利益共享机制,支持国有企业获取政策性、开发性、商业性银行长期贷款,鼓励创新合作模式,盘活存量资源资产。融合推进更新开发。征收城市房屋29万平方米、集体土地3000亩,启动冬瓜山等存量地块开发。统筹运用“留、改、拆、增”模式,策划整合一批城市更新与开发建设同步、城市形态与业态品质同升的综合配套项目。

建设交通强区。按照对外通道、经济组团、交通枢纽、核心城区、人口聚集区“五大优先”原则,加快布局、全力实施九龙坡区重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完善轨道交通网络,畅通公路交通动脉。加紧实施中心城区路网更新和“断头路”贯通工程,强化交通秩序管理和智慧交通建设。

统筹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

聚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坚持“保护中开发、开发中保护”,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让“绿色”成为高质量发展最鲜明的“底色”。

深入实施污染防治攻坚。完成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规划编制。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加强土壤污染监测与治理修复,统筹推进“五水共治”,全面完成入江入河排口整治。

加强生态资源保护利用。深化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治理,严格落实“河长制”“林长制”,启动自然保护地总体规划、林区综合规划编制,加强饮用水源地、自然保护地生态保护。

大力发展绿色循环经济。深化“无废城市”建设,落实全面节约战略,推进资源能源节约集约利用。

统筹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

聚力激发区域发展活力

推进以数字化变革为引领的全面深化改革,实施更高水平制度型开放,以改革开放势能不断提升发展动能。

推进重点领域环节改革、提升区域开放能级水平。

提振“三外”经济增长。积极对接RCEP、CPTPP,落实新版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和外资企业国民待遇,新增外贸外资企业40家以上,外贸进出口总额、实际使用外资分别达180亿元和1.5亿美元。积极争取市级开放通道枢纽口岸布局,提速黄磏港一期工程建设,加强海外仓布局建设。提质建设自贸试验区,全面提升贸易、投资、物流、金融、人才等领域开放度和竞争力。

统筹保障能力和服务效率

聚力发展社会民生事业

新的一年,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全面落实社会政策兜牢民生底线,致力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优化“双本”就业。依托“零工驿站”“菁英创谷”等平台促进本地企业本地用工、本地人员本地就业,家门口就业驿站实现全覆盖。新增城镇就业3.2万人以上,创建全国公共就业创业服务示范城市。深化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创建“巴渝工匠”创新发展聚集区,高标准收官“和谐同行”三年行动。

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和深化健康九龙行动。

推动文体旅事业发展。要深化市级旅游服务质量提升试点区建设,启动冬笋坝遗址新一轮考古发掘,推动铜罐驿打造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清栖谷创建国家A级景区,全力打造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高规格承办重庆都市艺术节等节会,做靓九龙文旅特色IP,建设书香九龙。全面推进体育强区建设,高水平承办攀岩世界杯等重点赛事,精心举办区十二届运动会,加快建设城市“10分钟健身圈”。

织密织牢社会保障网。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高标准打造区养老服务发展中心,启动文化村康养中心项目建设等工作。

统筹源头治理和群防群治

聚力筑牢安全稳定底线

持续推进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全力维护群众安宁、社会安定、发展安全。

提升治理现代化水平。深入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推动社会治理重心下移、资源下投、力量下沉,不断夯实社会治理基础。深化“信易+”工程场景应用,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创新和完善基层社会治理能力,全面应用“渝快社区”智慧社区平台,持续提升社区治理数字化水平。

完善共建共治新体系。奋力打好全国文明城区创建“大决战”,全面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扎实开展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示范城市创建,深化“综治中心+网格化+信息化”建设,推动“三官一律”进社区、进家庭,深入推进“八五普法”。深化“五社联动”,引导居民有序参与社区治理,完善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基层治理平台。

防范和化解重大风险。坚决维护政治安全,突出抓好经济金融安全,有效防范化解房地产领域风险,持续加强风险预警、防控机制和能力建设。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健全隐患动态识别、清单式闭环处置机制,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推动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提高防灾减灾抗灾救灾能力。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严格落实信访矛盾“首接首问”责任制,强化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持续推进扫黑除恶斗争,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

上游新闻记者 王渝凤 通讯员 王茂松

编辑:周芝逸

责编:秦雨

审核:宋岩

  • 友情链接
  • 合作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