靓嘟嘟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际新闻

美国个人所得税(年薪百万,中美个税对比,中国到手75万,美国到手66万,谁更香?)

2024年03月24日 靓嘟嘟 浏览量:

中美两国的个人所得税制度和税负比较

个人所得税是一种直接税,是政府通过税收政策调节收入分配、促进社会公平的重要手段。不同国家的个人所得税制度有各自的特点和优劣,也反映了不同的社会价值和经济发展水平。本文将从课税模式、税率结构、计算方法和征管模式四个方面,比较中美两国的个人所得税制度,并以年薪百万为例,计算和分析两国的个税税负和实际到手收入,最后对两国的个税差异进行评论。

一、课税模式比较

课税模式是指对个人所得的来源和性质进行分类和归纳,确定其应纳税额的方法。中美两国的课税模式有明显的差异,美国实行的是综合所得税制,中国实行的是分类所得税制。

综合所得税制是指纳税人全年各种形式的收入都必须归入税基,包括工资、利息、股息、红利、租金、版税、遗产、赠与等,税基本身在作了法定宽免和扣除后,其余额按累进税率征税。综合所得税制的优点是能够全面反映纳税人的收入水平和支付能力,有利于实现纵向公平,也有利于简化税务管理和减少避税空间。综合所得税制的缺点是需要纳税人提供完整和准确的收入信息,增加了申报的成本和难度,也可能侵犯纳税人的隐私权,影响其积极性和创造性。

分类所得税制是指对同一纳税人在一定时期内的各种所得,按其不同来源和性质,配以适用税率来计算其所得税。中国的个人所得税法规定了11种应税所得项目,分别为工资、薪金所得、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对企事业单位承包承租经营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分类所得税制的优点是能够根据不同所得的特点和社会效应,制定不同的税率和优惠政策,有利于实现横向公平,也有利于促进某些行业和领域的发展。分类所得税制的缺点是可能造成同等收入水平的纳税人承担不同的税负,影响税收的公正性,也可能增加税务部门的管理难度和纳税人的遵从成本。

二、税率结构比较

税率结构是指个人所得税的征收标准和税率水平,是影响个人所得税税负的重要因素。中美两国的税率结构也有较大的差异,美国个人所得税实行统一的6级超额累进税率,中国个人所得税实行超额累进税率和比例税率。

超额累进税率是指按照纳税人的应纳税所得额分级设定不同的税率,每一级的税率只适用于该级的超额部分,从而使纳税人的平均税率随着其应纳税所得额的增加而增加。超额累进税率的优点是能够体现收入水平和支付能力的差异,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实现社会公平。超额累进税率的缺点是可能降低纳税人的工作和投资的激励,影响经济效率,也可能导致纳税人采取避税行为,影响税收效果。

比例税率是指按照纳税人的应纳税所得额设定一个固定的税率,使纳税人的平均税率与其应纳税所得额无关。比例税率的优点是能够简化税收计算和管理,减少避税和逃税的可能,也能够保持纳税人的工作和投资的动力,提高经济效率。比例税率的缺点是不能体现收入水平和支付能力的差异,不利于缩小收入差距,实现社会公平。

美国个人所得税实行统一的6级超额累进税率,税率分别为10%、12%、22%、24%、32%和37%。美国对纳税申报者进行了单身、已婚共同申报、已婚单独申报、户主、鳏夫或寡妇等五类具体划分,每一种身份都有其适用税率表,并依据一定指数,每年对税率表进行调整。美国的个人所得税税率相对较高,但也提供了较多的免税额、扣除项目和抵免政策,以降低纳税人的实际税负。

中国个人所得税实行超额累进税率和比例税率。2018年10月1日实施的新个人所得税法,将工资、薪金所得由7级超额累进税率修改为7级,税率分别为3%、10%、20%、25%、30%、35%、45%。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适用5级超额累进税率,税率分别为5%、10%、20%、30%、35%。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适用20%的比例税率。其中,稿酬所得按应纳税额减征30%,实际税率为14%。中国的个人所得税税率相对较低,但也提高了免税额、专项附加扣除和其他扣除项目,以增加纳税人的实际收入。

三、计算方法比较

计算方法是指确定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的具体步骤和公式,是影响个人所得税税负的关键因素。由于课税模式的不同,导致中美两国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也存有较大差异。

美国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如下:

  1. 确定纳税人的身份和税率表。假设纳税人是单身身份,适用2024年的单身身份税率表,该税率表有6级超额累进税率,税率分别为10%、12%、22%、24%、32%和37%。
  2. 确定纳税人的总收入。假设纳税人的年薪为百万美元,即$1,000,000,这是他的总收入。
  3. 确定纳税人的免税额。假设纳税人没有任何免税额,即$0。
  4. 确定纳税人的扣除项目。假设纳税人选择标准扣除,而不是逐项扣除,那么他的标准扣除额为$12,550。
  5. 确定纳税人的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所得额等于总收入减去免税额和扣除项目,即$1,000,000 - $0 - $12,550 = $987,450。
  6. 确定纳税人的应纳税额。应纳税额等于按照税率表对应纳税所得额的各级超额部分分别计算税额,再相加。具体如下:
  • 不超过$9,950的部分,税率为10%,适用税额为$0 + 10% × $9,950 = $995。
  • 超过$9,950但不超过$40,525的部分,税率为12%,适用税额为$995 + 12% × ($40,525 - $9,950) = $4,664。
  • 超过$40,525但不超过$86,375的部分,税率为22%,适用税额为$4,664 + 22% × ($86,375 - $40,525) = $14,751。
  • 超过$86,375但不超过$164,925的部分,税率为24%,适用税额为$14,751 + 24% × ($164,925 - $86,375) = $33,603。
  • 超过$164,925但不超过$209,425的部分,税率为32%,适用税额为$33,603 + 32% × ($209,425 - $164,925) = $47,843。
  • 超过$209,425的部分,税率为37%,适用税额为$47,843 + 37% × ($987,450 - $209,425) = $340,226。

因此,纳税人的应纳税额等于$340,226。

  1. 确定纳税人的实际到手收入。实际到手收入等于总收入减去应纳税额,即$1,000,000 - $340,226 = $659,774。



不客气,我很乐意为您继续写下去。

中国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如下:

  1. 确定纳税人的所得项目和税率表。假设纳税人的年薪为百万人民币,即¥1,000,000,这属于工资、薪金所得,适用2024年的工资、薪金所得税率表,该税率表有7级超额累进税率,税率分别为3%、10%、20%、25%、30%、35%、45%。
  2. 确定纳税人的免税额。假设纳税人没有任何免税额,即¥0。
  3. 确定纳税人的扣除项目。假设纳税人享受基本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其他扣除,具体如下:
  • 基本扣除:每月¥5,000,全年¥60,000。
  • 专项附加扣除:包括子女教育、继续教育、住房贷款利息、住房租金、赡养老人等,假设纳税人每月享受¥2,000的专项附加扣除,全年¥24,000。
  • 其他扣除:包括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住房公积金等,假设纳税人每月享受¥1,000的其他扣除,全年¥12,000。
  1. 确定纳税人的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所得额等于总收入减去免税额和扣除项目,即¥1,000,000 - ¥0 - ¥60,000 - ¥24,000 - ¥12,000 = ¥904,000。
  2. 确定纳税人的应纳税额。应纳税额等于按照税率表对应纳税所得额的各级超额部分分别计算税额,再相加。具体如下:
  • 不超过¥36,000的部分,税率为3%,适用税额为¥0 + 3% × ¥36,000 = ¥1,080。
  • 超过¥36,000但不超过¥144,000的部分,税率为10%,适用税额为¥1,080 + 10% × (¥144,000 - ¥36,000) = ¥12,960。
  • 超过¥144,000但不超过¥300,000的部分,税率为20%,适用税额为¥12,960 + 20% × (¥300,000 - ¥144,000) = ¥43,560。
  • 超过¥300,000但不超过¥420,000的部分,税率为25%,适用税额为¥43,560 + 25% × (¥420,000 - ¥300,000) = ¥73,560。
  • 超过¥420,000但不超过¥660,000的部分,税率为30%,适用税额为¥73,560 + 30% × (¥660,000 - ¥420,000) = ¥145,560。
  • 超过¥660,000但不超过¥960,000的部分,税率为35%,适用税额为¥145,560 + 35% × (¥960,000 - ¥660,000) = ¥250,560。
  • 超过¥960,000的部分,税率为45%,适用税额为¥250,560 + 45% × (¥904,000 - ¥960,000) = ¥250,560。

因此,纳税人的应纳税额等于¥250,560。

  1. 确定纳税人的实际到手收入。实际到手收入等于总收入减去应纳税额,即¥1,000,000 - ¥250,560 = ¥749,440。


年薪百万,中美个税对比,中国到手75万,美国到手66万,谁更香?

  • 友情链接
  • 合作媒体